欢迎访问 工程动态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数据

海北州持续推广以工代赈:拓就业促增收,筑实乡村振兴根基

时间: 作者:admin 来源:

  近年来,海北州以高度政治自觉扛起使命担当,坚决贯彻国家以工代赈政策,锚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与“强化就业优先、兜底帮扶困难群体”两大核心目标,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及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并积极引导社会民间投资参与。通过持续探索创新,推出以工代赈“四项举措”,既拓宽赈济渠道、推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又实现了收入提升与县域经济发展双促。

  “十四五”以来,全州以工代赈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实施推广以工代赈项目16项,总投资9.2亿元;带动当地农牧民、脱贫户等群体就业3000余人,发放劳务报酬5605万元;同步开展务工技能培训,累计覆盖2000余人次,真正实现“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相结合。工作中,海北州始终以“稳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为核心,立足县域实际,围绕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公共服务提标、生态环境提级,拓宽以工代赈投资建设领域,建立动态项目清单,严格筛选符合政策导向的项目,实行“谋划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管理模式。

  创新机制,跑出项目推进“加速度”。一是建立“月调度机制”,明确发改统筹、行业抓具体、各县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以推动项目尽快突破、开工和建设。二是实行“激励机制”。对推广项目实施成效显著的县域,优先倾斜以工代赈项目申报与财政资金,将群众务工带动、劳务报酬发放情况纳入重点项目评选依据,以先进带后进,确保工作实效。

  优化管理,展现项目运营“高水平”。抓实“三本台账”。以群众务工台账、技能培训台账、劳务报酬发放台账为抓手,强化调度督办,推动工作流程化、标准化、精细化。建立项目资料统一管理制度,确保组织机构、前期工作、项目管理、项目资金、建后管护等全环节落地。

  强化监督,彰显项目赈济“真实效”。紧扣“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政策内涵,健全劳务报酬监管长效机制,全过程监督劳务报酬发放;将“带动就业”作为项目审查重点,“报酬发放”作为验收关键依据,跟踪公示情况,形成“建设一片、见效一片、惠民一片”的良性循环。

  聚焦培训,丰富项目增收“新内涵”。探索“建设+报酬+培训”赈济模式,重点向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易地搬迁群众及因灾因疫无法外出务工的低收入群体倾斜。既让群众通过务工就近就业、获取报酬,又通过技能培训推动其从“普工”向“技工”“零工”向“长工”转变,有效激发内生动力。

  下一步,海北州将持续深化以工代赈创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海北力量”。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510/t20251013_903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住建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动态网 gcdt.zgtlgcjz.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9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