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润乡村四公里防渗渠激活田间“新动能”
时间: 作者:admin 来源:
初春时节,托依堡勒迪镇阔纳其满村广袤田野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4月3日上午,总投资400万元的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阔纳其满村防渗渠以工代赈项目正式开工,这是沙雅县人民政府公布的2025年“10件民生实事好事”清单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实现“开门红”的项目之一。
该项目在阔纳其满村建设斗渠4条,共计4.048公里,保留建筑物2座,配套渠系建筑物88座,其中:节制单向分水闸7座,无节制单向分水闸1座,节制闸1座,入户农桥及交通桥51座,连接段28座。将惠及阔纳其满村5600余亩耕地。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阔纳其满村防渗渠以工代赈项目经理毛上韵说:“开春之初天气逐渐回暖,我们抢抓工期,计划于6月底前完成工程主体建设工作,7月份便可投入使用”。作为全镇首个“水利+民生”双优的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它不仅关乎粮食安全,更将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金色纽带。
一、以工代赈:让“输血”变“造血”的民生答卷
正在渠基夯实的阔纳其满村村民说“以前在外打工一年才挣两万块,现在家门口干活日均150元,还能学技术!”。该项目创新采用“企业总承包+农户务工”模式,优先录用本地劳动力80人,其中脱贫户17人,占比达21.25%。
村镇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赵胜东介绍:“我们设置了渠道清淤、混凝土浇筑、渠道护坡三大工种,邀请以工代赈项目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监督,已组织开展技能培训2场”。这种“培训+就业”的闭环模式,使当地群众就近短期务工收入有望突破2万元。更深远的是,通过组建乡村施工队,培育出了一批掌握防渗渠施工技术的“土专家”,为后续农田水利建设储备了本土人才。
二、渠水润田:让农田变身“高标准粮仓”
站在刚开工的土渠旁边,本地村民感慨到:“这条‘毛细血管’修好了,我们的农田就更加能‘喝饱水’了!”项目改造的不仅是渠道本身,通过防渗一体化预制板的施工,渠道输水效率将大幅提高,进一步提升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渠道的输水能力、输水安全及输水效率,提高水的利用率,而且还使原有的风沙区、水土流失区得到合理的整治,为维护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保证。工作队第一书记万松介绍道。
夕阳下的防渗渠银光闪闪,像一条蜿蜒的玉带镶嵌在沃野之间。当第一车混凝土缓缓浇入渠基时,现场约80名建设者不约而同鼓起掌来。这掌声里,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更有对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心。以工代赈防渗渠项目,正以其独特的“水利+”模式,书写着新时代“坎儿井精神”的现代注脚——让每一滴水都化作发展的动能,让每一份劳动都绽放幸福的光彩。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原文链接:http://xjdrc.xinjiang.gov.cn/xjfgw/c108382/202506/b42fab31884b4cbb9ca2b5c30c35d8e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深度报道
- 2025-10-14关于2025年度自治区第...
- 2025-10-14[三明]:4737万元!...
- 2025-10-14宁夏成品油价格调整公告(...
- 2025-10-14宣城市发改委参加长三角七...
- 2025-10-14自治区党委召开2025年...
- 2025-10-1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
- 2025-10-14西宁市:广纳良策绘好西宁...
- 2025-10-14黄山市“三端发力”提振消...